泵站雨天排水對水環境的影響是上海水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點,近年來,不少市民朋友都會通過夏令熱線等渠道反映下雨天經常能看到沿河泵站排水,排出的水對河道水質有明顯的影響,希望得到改善。
上海市獨特的自然歷史條件和超大城市的特點決定了中心城區基本采用“圍起來,打出去”的方式防汛排水,通過防汛泵站將服務區域內的降雨經排水管道收集提升后集中排入河道,減少城市內澇風險,有效保障城市運行安全。但雨水進入管道會將路面灰塵、垃圾等一并沖刷入管道,加之存在雨污混接、違法排污等情況,因而造成水環境污染。
為解決雨污混接問題,2015年底本市啟動分流制地區雨污混接調查改造工作;2021年啟動第二輪工作。通過兩輪整治共發現并改造市政、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住宅小區等各類混接2.55萬個。通過雨污混接整治,本市污水收集效能得到提升,河道水質明顯改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從2018年底的85.7%提高到2021年的95%,鎮管以上河湖優于Ⅲ類水質比例從2018年的47%提升至2022年的84.1%。
黃浦區的蒙自泵站曾存在雨天放江排水造成黃浦江水質反復的問題。2021年,排水管理部門以“凈化申城水環境”為共同愿景,對蒙自排水系統實施了排查整治、長效監管、服務提升等系列工作。與以往不同,排查采用了特征因子換算方法厘清水賬、治療管賬,為城鎮排水系統治療“混接病”“外水病”開出了藥方。新的管網排查方法以“水賬先行、聚焦重點,管賬跟進、逐級溯源”為排查方略,大幅削減了常規排查所需的“超級工作量”,同時通過問題定量方式,明確蒙自排水系統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為蒙自排水系統解決了“大部分”混接和外水問題,幫助蒙自排水系統快速恢復健康狀態。通過排查,發現蒙自排水系統內污水混接量4300m?3;,地下水入流入滲量2500m?3;;同時在判定的“重點區域”內發現較多“質差量大”、水質濃度較高的旱天入流點,為蒙自排水系統還原本色提供了高性價比的綜合整治方案。
經整治,蒙自排水系統恢復了健康、綠色的運行狀態。目前,蒙自排水系統基本實現了旱天見底、初雨調蓄的健康工況,實現了泵站放江污染物大幅削減的預設目標,黃浦江水質近年來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2023年12月,市委市政府發布《上海市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方案》(上海市總河長令2023年第1號)。與前兩輪相比,本輪普查和整治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更加注重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聚焦雨天泵站排水污染、雨天污水泵站增量明顯、采用末端截流的市政雨水自排口、雨天污水排水不暢、污水廠進水濃度偏低等5大重點問題區域,以城鎮公共排水管道、納入城鎮污水系統的農污管道和排水用戶為普查對象,以排水用戶和排水分區雙達標為工作目標,普查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全面開展雨污混接(含外水入侵)普查和整治工作。計劃至2026年底,全面完成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實現排水用戶達標占比超過90%,排水分區達標占比超過80%。
第十一屆國際管網展覽會于11月13-15日在武漢博覽中心舉辦,感興趣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咨詢: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