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燃氣、供水、排水等是維系城市正常運轉的關鍵基礎設施,其抵御風險的能力決定著城市的韌性強度。記者7日獲悉,福州正積極推動這些關鍵基礎設施的智能化管理平臺建設,提升“城市生命線”的防災減災能力。

  “要管理好‘城市生命線’這個復雜巨型系統,不僅要對老化設施進行改造更新,還需要對傳統的管理方式與管理手段進行升級?!痹诮衲瓿跽匍_的市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林韶軍在《關于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數智化升級的建議》中提出,只有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引入到“城市生命線”的管理中,才能全面、實時掌握各類設施的運行狀態,實現對風險隱患的智能預警。

  福州一直十分重視“城市生命線”的建設、管理及維護,目前,已經建設了多項與城市運行管理工作相關的信息化項目。其中,現已完成初步驗收的“福州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項目”,將實現城市內澇綜合化治理,減少內澇災害損失,全面提升城區防澇、治澇水平;正在試運行的“福州市城市體檢評估信息系統項目”,著力查找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系統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正在試行的“福州建設項目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平臺(一期)項目”,旨在實現行業主管部門橫向數據共享和縱向數據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信息化監管目標。

  “與此同時,福州已建成城市大數據平臺、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時空平臺等一批重點項目和電子證照、時空信息、信用信息等基礎庫,這些基礎能力平臺能夠有效賦能‘城市生命線’數智化升級,豐富相關應用場景建設。”市大數據委在回復代表建議時表示。

  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近期,福州正籌備“福州市應急管理綜合平臺項目”的建設。該項目將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化資源,滿足“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業務需求。

  “平時”通過監測預警一張圖全面匯聚水利、氣象、地質等各行業部門數據,動態監測各類災害,實現對轄區企業的精準監管、靶向治理;“戰時”通過指揮救援一張圖實現信息全面匯聚、事件快速響應、扁平指揮調度、高效聯動處置,提升自然災害風險防范、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指揮救援等保障能力,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市應急管理局在回復代表建議時還介紹,接下來,將結合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評價體系要求,協同市住建局、市大數據委推動“城市生命線安全管理平臺”的建設。

  據悉,該平臺將重點圍繞“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支撐,全面整合城市供水、排水、燃氣、熱力、橋梁、管廊等感知監測預警數據,對其運行狀態進行智能監測,推動“城市生命線”安全管理從“以治為主”向“以防為主”轉變,從“被動應付”到“主動監管”轉變。

第十一屆國際管網展覽會于11月13-15日在武漢博覽中心舉辦,感興趣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咨詢:1773671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