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上海發現,全市371座防汛泵站有124座存在雨季排污問題,癥結在于源頭——部分區域污水管網建設不完善,管網混接、雨污合流。
根據《上海市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方案》,2023年四季度起,上海全面啟動新一輪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計劃在2026年底完成,屆時,排水用戶達標占比超過90%,排水分區達標占比超過80%。
今年截至目前,上海水務執法部門已查處雨污混接(排)、侵害排水設施、無證排水等方面的違法行為60余件。8月19日,上海市水務局曝光了其中部分案件。
根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或造成嚴重后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但仍有人心存僥幸,自以為偷排行為十分隱蔽,不易察覺。
經查,徐匯區中山西路1800號的兆豐環宇大廈通過提升泵,將寫字樓污水抬升后排至雨水管道,涉嫌雨污混排。水務部門已要求涉事單位整改并對其開展立案調查。
虹口區新市北路1509號江灣公園管養時產生的污水,通過雨水排口排到了新市北路市政雨水井。經檢測,水中懸浮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等多項指標不合格。
有些施工單位甚至將泥漿排入市政排水管網,嚴重影響周邊區域排水。
上海市水務局執法總隊接到舉報,對青浦區華紡路一工地進行調查,借助圖像通信系統發現,工地周邊市政雨水管內多處嚴重淤積,最嚴重的完全淤積,無法排水。追根溯源,是該單位將施工泥漿排入市政排水管網所致。對于證據確鑿的違法違規行為,施工單位拒不配合、拒不承認、拒不整改。執法部門依法對當事人處以警告并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明確,禁止向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漿等廢棄物,違反規定,從事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活動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給予警告;逾期不采取補救措施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雨污混接(排)是影響上海水環境質量的“頑疾”之一。上海從2015年起連續開展的兩輪雨污混接整治發現,市政管網、企事業單位、沿街商戶、住宅小區都有雨污混接問題。經過近10年努力,上海已改造混接點2.5萬余個,但仍發現部分區域存在雨污混接調查不到位、整治不徹底等問題。
據介紹,上海新一輪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將重點排查2.8萬公里城鎮公共排水管道、1.7萬公里納入城鎮污水系統的農污管道、超過25萬戶排水用戶,建立排水用戶清單,全面核查用戶排水出口,推動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
然而,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是“里子工程”,一些長年深埋地下的管道破損、混接等問題很難及時發現和追究責任,整治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成本,難以立竿見影地讓大家看到效果,而且整治過程中,涉及住宅小區內部混接改造及道路施工,可能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需要廣大市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
第十一屆國際管網展覽會于11月13-15日在武漢博覽中心舉辦,感興趣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咨詢: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