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網建設與房地產高度相關,受后者調整沖擊業績表現也難盡如人意,不過,新的增量政策把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納入優先支持的方向,5年4萬億元的投資需求較此前的2019年至2022年有較大躍升,相關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王東岳/文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表示,目前,中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增量建設和存量更新并重的階段,城市改造更新的任務將越來越重。以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為例,有關方面預計在未來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總量將近60萬公里,投資總需求約4萬億元。
由此推算,未來5年的年均投資額約為8000億元,較2019年至2022年的年均不到3700億元翻倍有余,這一變化如最終推進對資本市場涉及地下管網建設的相關上市公司而言將是重大利好。
優先支持地下管網建設改造
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
劉蘇社在發布會上表示,一攬子增量政策明確,要加強城市更新的重點建設,下一步將結合職能,繼續統籌用好各類資金,提前安排相關項目的清單和投資計劃,加快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開工建設,同時健全完善可持續的更新改造機制,積極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盡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的短板,充分釋放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巨大潛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同時,在提前下達2025年部分“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當中,優先支持續建基礎設施、地下管網建設、城市更新等增量資金需求較大的更新重點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2023-2024年,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增發國債資金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共超過4700億元,重點支持城市燃氣、排水等地下管網改造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
劉蘇社提出,今后幾年,城市更新仍是政府投資的支持重點,2025年也將繼續加大力度。在兩個1000億項目清單和投資計劃當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管網建設,突出人口規模大、密度高的重點城市和中心城區,重點支持在建工程和2024年四季度可以開工的項目,推動解決燃氣管網老化、城市內澇、供水管網漏損等突出問題。
此外,積極探索創新融資的模式。對市場化程度較高、經營屬性較強的領域,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對回報水平適中、社會資本具有投資意愿的領域,也將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PPP模式)、基礎設施REITs等新機制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全社會參與的可持續更新改造模式。
地下管網投資規模大擴容
根據機構此前的預測數據,“十四五”期間,國內地下管網建設的總投資規劃預計約為1.45萬億元。與之相比,未來5年地下管網投資總需求將達到4萬億元,約為“十四五”時期預計投資額的2.75倍。
國泰君安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城市管網是通訊、水和能源輸送的重要渠道,擔負著城市的信息傳遞、能源輸送、資源供給、排洪防澇和廢物輸排等功能,是滿足城市運行和市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受城市內澇頻發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影響,近年來,地下管網的投資和建設逐漸成為關注重點。
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強調了“城市更新”這一概念,城市管網建設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數據,2018年,國內管網長度總計約為261.76萬公里。其中,供水管道長度約為86.5萬公里;排水管道長度68.35萬公里;燃氣管道長度69.8萬公里;供熱管道長度37.11萬公里。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國內管網長度為349.03萬公里,5年共增長87.27萬公里,增幅達33.34%。其中,全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110.30萬公里,較2018年增幅27.51%;排水管道長度91.35萬公里,較2018年增幅33.65%;天然氣管道長度98.04萬公里,較2018年增幅40.46%;供熱管道長度49.34萬公里,較2018年增幅32.96%。
從新增投資額角度看,2018年,中國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與城市管網建設密切相關的供水、排水、燃氣、集中供暖、地下綜合管廊五項因素的投資總額合計約為3407億元,約占全年投資總額的16.93%。
2019-2022年,國內供水、排水、燃氣、集中供暖、地下綜合管廊等五項建設的投資總額合計約為1.48萬億元,年均投資3693.35億元。其中2022年,國內供水、排水、燃氣、集中供暖、地下綜合管廊等五項建設的投資總額合計約3551.85億元,較2021年下滑11.54%。期間,國內城市供水管網的投資規模約為713.3億元,同比下滑7.43%;同期,排水管網投資投資1905.1億元,同比增長24.58%;燃氣管網投資286.0億元,同比下滑14.47%;集中供熱管網投資339.8億元,同比下滑8.35%;地下管廊投資管網307.6億元,同比下滑42.92%。
2024年以來,為支持提高城鎮承載人口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有關部門出臺了一些列加強城市更新的重要舉措。
2月,住建部發布消息稱,未來中國將每年改造10萬公里以上地下管線,以解決當前地下管線事故頻發、安全隱患突出、應急能力薄弱等問題。5月,住建部聯合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自2024年起,中央財政創新方式方法,補助資金重點支持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網“廠網一體”建設改造等重點工作,不斷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7月21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出,要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7月28 日,國務院發布《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到2029年我國城鎮化率接近70%的目標。其中明確,要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網等“里子”工程建設;加快構建“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加強雨水管網和泵站建設改造,開展排澇通道系統整治,穩妥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和管網互通。
國泰君安表示,在政策持續催化,城市管網改造和建設已經成為國家在城市更新中的重點工程,其包含了建筑、施工、運維等眾多環節。與此同時,包括供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在內的城市地下管線也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
因此,城市排水管網擴容、污水處理管道建設、天然氣消費替代、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因素,都將驅動著我國的地下管網建設規模和投資規模迅速增長。
以年平均值計,未來5年,用于地下管網投資的年度平均投資金額將達到8000億元,超過2022年國內供水、排水、燃氣、集中供暖、地下綜合管廊等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額1.25倍。
在政策繼續加大力度背景下,2025年,管道產業鏈有望迎來高景氣,多元需求驅動下,地下管網建設空間有望繼續提速,傳統管道龍頭公司及管網智慧化管理公司均將受益。其中,在污水處理領域,盡管目前中國的污水處理能力已較過去顯著提升,但污水管網建設改造滯后等短板依然突出。考慮污水管網類項目投資規模較大,市政工程屬性較明顯,環保水務國企龍頭和傳統環保工程服務商將受益于千億污水管網市場釋放。
民生證券則認為,作為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管廊工程已被納入重點建設領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綜合管廊行業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目前全國已有百余個城市計劃開展綜合管廊建設,市場規模已達萬億級別,將帶動管道產業鏈實現高景氣。
第十一屆國際管網展覽會于11月13-15日在武漢博覽中心舉辦,感興趣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咨詢: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