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燃氣、給排水、熱力、地下管廊等建設和協同管理。
改造老舊管網,是為了消除安全隱患。建設地下管廊,是減少道路反復開挖,解決“馬路拉鏈”問題的關鍵措施。協同管理則結合城市更新工程,提升管網運行效率和應急能力。
2025年天津民心工程中也提出了相關工作:實施供熱舊管網改造200公里,提升供熱服務質量和居民用熱穩定。
日前,本市民心工程供熱舊管網改造工作全面開啟,無縫銜接進入實施階段。因為道路通行的需要,改造施工是在夜間進行。這輪降溫天氣,擋不住施工現場的熱火朝天。技術與管理的雙重升級,讓老舊管網“退役”之路更高效、更安全。
在河西區賓館南道上由圍擋圍攏起來的區域內,能源集團城安熱電公司組織實施的施工從晚上10點正式開始,為了保證施工按時進行,工人們提前半個小時就來到了現場,設置圍擋等安全保護措施,與現場負責人再次確認施工內容,晚上的街道沒有了白天的車水馬龍,施工人員的忙碌與有條不紊一一展現。
從“無人機診斷”
到“精準手術”
馮智麟負責賓館南道的這片施工,這段長約1公里的舊管網是2002年鋪設,至今已使用20多年,是城安熱電的主要供熱管網之一。他告訴記者:“為了解這些舊管網的情況,前期用無人機雙光熱成像、非開挖無損檢測等技術,對該段管線進行了檢測,發現管線存在銹蝕泄漏等隱患,為確保冬季的供熱穩定,決定對該段供熱管網實施老舊管網改造。”在實際施工前,還有一個“二次確認”的過程。“通過探測精確定位后,才能啟動銑刨作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技術條件的輔助,使得施工精度很高。”現場負責人解釋。
施工現場可以看到,吊車將路面鋼板吊開后,露出了銑刨后的管槽,槽內是兩條DN400的鋼管。施工人員先要把這些舊管道切割分離,吊車把舊管網吊離原位置,這些舊管網外包裹著一層黑色的保溫材料。與此同時,新管網也在一邊“待命”,這些新管網外面的保溫和防腐材料是黃色的嶄新材質。舊管網騰出了位置,新管網就會立即吊裝、焊接。馮智麟介紹,新管雖然也是同樣的材質,但是防腐工藝升級了。新管網12米一節,吊裝進坑內后,焊接人員就會逐段進行焊接,而且全程需都要進行100%質量檢測,焊接工藝沒達到要求就會馬上返工。記者發現,這些新管網的兩頭兒都是封死的,“這是防止管道內進入異物,只有到了焊接的時候才會打開,管道內就會始終整潔。”技術人員解釋。
三組協同作業
每晚可推進30米
28歲的馮智麟是團隊里一名比較年輕的工長。現在馮智麟他的作息完全“倒時差”。夜晚10點到凌晨5點的施工結束后,一般上午補覺,下午就要到單位處理施工的事務了,晚上7點,城安熱電公司組織要召開施工進度日例會,別人可能已經下班回到家了,但是馮智麟和施工人員,卻開始為當晚的施工做起了準備。
供暖舊管網改造,今年為了配合道路改造,不反復破路施工,所以這段舊管網的改造也在趕時間。“按照工期安排,每天凌晨3點半就要回填修復,5點前必須恢復路面通行。每天施工像打仗一樣。團隊現在分三組協同作業,每晚可推進30米,高峰期投入4臺挖機加快進度。”他笑著說,“作為一名90后,我沒有其他家務負擔,扛得住。”
別看施工在晚上進行,城安熱電公司全部施工現場嚴格執行能源集團部署的的安全、進度、質量、文明施工、合規的“五保”要求。每晚班前會強調安全規范,焊接口需100%檢測,施工后路面必須沖洗干凈。這些細節都有人監督,這才讓這場“夜間手術”不會影響到白天的正常通行。
今年供熱管網改造
惠及4萬余戶
記者從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熱燃中心得知,2025年接續開展供熱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建設工作,全面提升供熱服務質量和設施保障能力。計劃實施管道改造200公里,惠及居民4萬余戶,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問題集中的社區用熱問題,整體改造工程預計6月底全面竣工。
為了推進舊管網改造,市熱燃中心組織各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及能源集團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對工程前期、開工情況、施工進度、安全生產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督導檢查,通過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等方法全面推動工程建設,完善保障措施,確保改造實效。同步嚴控管材質量、焊接工藝及隱蔽工程驗收標準,實現施工質量與安全雙提升。
第十二屆國際管網展覽會于2025年11月26-28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感興趣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咨詢: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