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金融大街一處路面發生塌陷,兩股車道和人行道下沉,旁邊工地的圍墻也發生倒塌。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塌陷原因。如何避免城市道路塌陷?專家稱,可實施預警機制。


多單位開展搶修


    13日早高峰,途經紅谷灘新區金融大街的上班族發現,由北往南方向車道有點堵。章女士稱,小車行駛至金融大街路附近,才發現路面發生了塌陷。


    記者在現場看到,金融大街路段西側路面設了圍擋,西側人行道及由北向南的一股車道已塌陷,塌陷處旁邊的施工工地的一堵圍墻也發生坍塌。


    據介紹,13日3時到6時之間陸續發生塌陷。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現場維護,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事發凌晨,未發生人員傷亡。


    事發地與南昌地鐵1號線沿線相距不遠,塌陷是否會對地鐵造成影響呢?紅谷灘新區管委會一名工作人員稱,目前,不會對地鐵造成影響。該名工作人員表示,塌陷的具體原因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


    當日,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官方微博“智慧紅谷灘”發布消息稱,紅谷灘新區相關部門與南昌市軌道交通集團公司、南昌市供電局和南昌市燃氣公司等單位,正會同專家制定搶修方案,明確施工單位盡快將塌陷現場處置到位。目前,金融大街會展路口到商都路口段正實施搶修,并開展實時路面監測以保證安全。


    發稿前,記者再次來到金融大街塌陷處,施工人員還在現場搶修,塌陷路面恢復時間尚不確定。


可實施預警機制


    記者梳理發現,南昌主城區的地面塌陷事件近年發生數次,有的因工程施工出現涌水涌沙,有的因水管漏水對地下泥土洗刷造成等。


    據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專家稱,近年來道路塌陷發生的城市很多都是在供水或者排水管線沿線點發生,發生塌陷的同一地點可能再次發生塌陷,原因為地下管線老化、破裂造成的擾動和地下工程施工造成的擾動。


    專家建議,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如在城市主干道、給排水密集區、地鐵施工區等地實施車載式道路坍塌災害預警雷達測試,及時發現地下空洞等特殊危險地形,并及時預警。


    小編提示,為避免道路開挖反復,管線事故頻發,由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8中國國際城市管線展覽會同期將就道路塌陷、探測檢測、非開挖修復、燃氣安全、給排水等領域舉辦專題研討會和展覽展示區域。不僅如此,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也將同期盛大召開,歡迎各相關市政、工程、設備單位踴躍報名,詳情請咨詢:0316-2809676


【文章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