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以“泉城”聞名于世。地鐵,推動城市不斷向前,是一個時代的發展符號。近期,濟南軌道交通官方發布了一部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視頻講述了“泉心守護·泉意惠民——濟南保泉行動與地鐵發展紀實”,看完讓人感慨萬分。
為引領城市發展,改善交通和空氣質量,濟南市急需建設軌道交通。但無法回避的是,濟南擁有特殊的地質構造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這給地鐵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時代與歷史不期而遇,濟南地鐵建設,始終堅守保泉護泉的理念,智慧加以努力,最終實現了泉水與地鐵的相融共生。在濟南地鐵建設中,“保泉優先”的原則從未有過一絲動搖。山東省地質調查院啟動了“濟南市城市地質調查”項目,聯合武漢中地數碼對濟南全域系統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等的調查,以及地下空間適應性評價,建立了濟南中心城區700平方千米范圍內350米深的三維可視化地質模型。基于城市地質研究及系統應用,在地鐵的規劃選址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和參考意義,促進了地鐵的順利建設及泉域的保護,在未來的地鐵運營、管理、監測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濟南地鐵建設過程中還初步建立完成全市域水文地質動態監測網,可實時查看地鐵沿線及泉域范圍內地下水的水位、水溫及水質等參數變化情況,并通過數值模擬大數據分析預測評價等手段加強對泉水的預警和保護。隨著軌道交通的發展,對水文地質勘測提出了更高要求。受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委托,山東省地質調查院和武漢中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采用地質勘查、三維建模、模擬預測等技術方法,依托全國產化MapGIS平臺,建設了濟南城區四維地質環境可視化信息系統平臺。該平臺融入了濟南市多部門60余年地上地下多類數據,首次刻畫出濟南城區近2000平方公里的四維地質環境模型。通過平臺可以分析評價軌道交通周邊環境、合理規劃軌道交通線網布局、優化勘察設計施工、模擬軌道交通建設各階段對泉水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快速查看突發事件周邊的地質環境,提高風險管控,保障地鐵建設及運營安全。濟南地鐵的建設已經到了穩步快速發展的時期,不但可以快速的建設,還可以確保安全。在城市發展與保泉護泉的道路上,濟南從未停止,到2025年,濟南將會建成覆蓋全市域的地鐵骨干網絡,形成全面覆蓋綜合高效多位一體的軌道交通體系。在探查地下泉水脈絡的道路上,MapGIS也從未停止,持續為濟南“地鐵夢”保駕護航。
濟南地鐵泉心守護 ·泉意惠民 ——濟南保泉行動與地鐵發展紀實。 濟南,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以“泉城”聞名于世。 地鐵,推動城市不斷向前,是一個時代的發展符號。 當時代與歷史不期而遇, 濟南地鐵建設,始終堅守保泉護泉的理念, 智慧加以努力,實現泉水與地鐵的相融共生。
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