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2023第十屆上海國際管網展覽會“中國城市防汛排澇暨泵站智慧化運維論壇”上,普適導航總工程師劉志國博士做了題為《城鎮(zhèn)排水管網滿水檢測技術的探索與應用》的技術分享,由普適導航打造的“城市管網高精度檢測解決方案”首次亮相。
深藏不露的排水管網被譽為城市生命線之一,如同“血管”遍布城市角角落落,影響著與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防汛排澇、道路積水、黑臭水體等問題。
普適導航從智能裝備、技術優(yōu)勢、數字應用3大維度進行集成創(chuàng)新,打造“城市管網高精度檢測解決方案”。該方案可以將城市管網檢測的效率提升超200%,在管網滿水狀態(tài)下,實現從管道內部病害排查、管道缺陷自主識別、管道高精度缺陷定位到管道問題精準分析診斷的全流程作業(yè),打破了管道檢測需要抽水作業(yè)的局限,避免了因抽水導致的交通封堵、區(qū)域停水等傳統(tǒng)舉措,將對城市運行的影響降到最低。
8大創(chuàng)新能力
普適導航“城市管網高精度檢測解決方案”
截至2022年底,我國的城市排水管網總長度已經達到91.35萬公里,住建部、發(fā)改委、水利部等相關主管部門更是政策頻出,旨在從根本上解決由于排水管網缺陷導致的城市治理問題。
城市排水管網管理分為排查檢測、巡查養(yǎng)護、修復更新、新建改造4個階段,其中排查檢測承擔著“發(fā)現問題”的重任,同時也是下一步的整改與養(yǎng)護優(yōu)化舉措的實施依據。
“城市管網高精度檢測解決方案”對視覺AI 、高精度聲吶探測、管段BIM等技術融合應用,以全矢量水下智能平臺為載體,開發(fā)集成高精度環(huán)形聲吶、水深測量儀、北斗RTK、IMU慣性測量單元等智能感知終端的作業(yè)平臺,并建立管網“數字病歷”平臺承載檢測全過程數據與診斷成果,包括:基于排查檢測,構建管段信息模型(BIM)以及承載各階段檢測數據、影像資料,展示各管段缺陷類型、缺陷登記、位置、監(jiān)測方式等,實現對管段暢通度、完好度從定量到定性,形成指標化評價。
4大技術優(yōu)勢
普適導航“城市管網高精度檢測解決方案”
視覺AI算法,管網缺陷目標識別與影像判讀
慣性導航解算,管線同步檢測定位成像
3D聲吶點云斷面鑲嵌技術,構建管網信息模型(BIM)
全過程數字應用,診斷管網健康,形成“數字病歷”
“城市管網高精度檢測解決方案”助力管網管理部門高效管理,為管網整改與養(yǎng)護優(yōu)化提供數據支撐,實現城市管網智慧化運行。
…
…
…
…
…
…
…
…
…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世紀城路198號